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在京发布第46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。截至2020年6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9.40亿 二维码
1839
发表时间:2020-09-30 13:48来源:网络传播杂志网址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79178375396727189&wfr=spider&for=pc 9月29日 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在京发布第46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。截至2020年6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9.40亿,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,互联网普及率达67.0%,较今年3月提升2.5个百分点。 看数据,读懂报告变化 网民规模 中国网民:9.40亿↑ 手机网民:9.32亿↑ 农村网民:2.85亿↑ 互联网普及率:67.0%↑ 接入环境 手机上网比例:99.2%- 台式电脑上网比例:37.3%↓ 笔记本电脑上网比例:31.8↓ 电视上网比例:28.6%↓ 平板电脑上网比例:27.5%↓ 个人应用 即时通信用户:9.31亿↑ 网络视频用户:8.88亿↑ 网络支付用户:8.05亿↑ 搜索引擎用户:7.66亿↑ 网络购物用户:7.49亿↑ 网络直播用户:5.62亿↑ (注:“↑”为较今年3月有所增长,“↓”为较今年3月有所下降,“-”为较今年3月基本持平) 基础资源 IPv4地址:38907万个↑ IPv6地址:50903块/32↑ “.CN”数:2304万个↑ 网站总数:468万个↓ (注:“↑”为较去年年底有所增长,“↓”为较去年年底有所下降) 摘亮点,梳理报告精华 1 互联网激发磅礴力量,助力抗疫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机构快速反应、积极应对,全力保障互联网基础资源系统平稳运行。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“防疫健康信息码”,汇聚并支撑各地共享“健康码”数据6.23亿条,累计服务达6亿人次,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“健康码”实现“一码通行”。 网络新闻与社交平台、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应用形成有效联动,帮助人民群众及时获取抗疫动态,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。 远程办公、在线教育、网络游戏等互联网应用有效满足网民切实需要,为全社会“重启”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助力。 2 5G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,“新基建”为数字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上半年,中央密集部署加快“新基建”进度,“新基建”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,多个重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。 5G领域 截至2020年6月底,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6600万,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开通5G基站超40万个,建设速度和规模超出预期。 工业互联网领域 已培育形成超过500个特色鲜明、能力多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。 卫星互联网领域 我国正逐步尝试突破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,相继启动多个低轨卫星星座计划。2020年1月,我国民营航天企业发射低轨宽带试验卫星。2020年6月,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,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,至此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。 3 IPv6规模部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基础资源状况持续优化 自《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(IPv6)规模部署行动计划》发布以来,IPv6部署再提速。 截至2020年6月,我国IPv6地址数量达50903块/32,居世界第二位。 截至2020年7月,我国已经分配IPv6地址用户数达到14.42亿,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3.62亿;IPv6国际出入口带宽从无到有,已开通90Gbps;国内用户量排名前100位的商业网站及应用已全部支持IPv6访问。 此外,“.CN”域名总数达2304万个,较2019年底增长2.8%,继续保持国家和地区**域名数全球**。 4 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,网络扶贫成效显著 随着网络覆盖工程的深入拓展,农村和城市“同网同速”的时代正在到来,为网络扶贫提供坚实助力。 截至2020年6月,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2.3%,较2020年3月提升6.1个百分点,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6.3个百分点。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已累计支持超过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和数万个4G基站建设,其中约1/3的任务部署在贫困村。 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从2017年的不足70%提升至98%,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%提升至98%,提前超额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提出的“宽带网络覆盖90%以上贫困村”的目标。 5 连续七年全球**,网络零售助力发展新格局 从2013年起,我国已连续七年成为全球**的网络零售市场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,网络零售市场为支撑消费增长,打通国内经济内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。 2020年上半年,全国网上零售额达51501亿元,同比增长7.3%,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达25.2%。 网络购物充分发挥促消费、助转型、保市场等作用,不断增强经济的韧性:各类网购消费节、电子消费券等有力释放了消费潜力,促进了消费回暖;跨境电商、农产品电商、生鲜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、带动消费回流及农产品上行提供了坚实助力;网上营销、网上交易等数字化运营方式以及电商平台资源和技术扶持,为企业和市场应对冲击提供了缓冲。 6 连续三年全球**,网络支付市场韧性十足 面对外部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,国家大力促进国内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,第三方支付工具作为线上线下消费载体,发挥着重要的支付、营销和金融服务功能。 2020年上半年,我国移动支付金额达196.98万亿元,同比增长18.61%,稳居全球**。 截至2020年6月,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.05亿,较2020年3月增长4.8%,占网民整体的85.7%。 7 电商直播用户规模增长最快,成为提振经济新支点 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日趋形成,电商直播成为各级政府提振经济、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。 2020年上半年,电商直播作为新业态的典型代表,成为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互联网应用之一。 截至2020年6月,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.09亿,较2020年3月增长16.7%,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。 2020年上半年国内电商直播超过1000万场,活跃主播数超过40万,观看人次超过500亿。 8 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超四千万,重塑传播和消费新格局 截至2020年6月,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.18亿,占网民整体的87.0%,用户规模较2020年3月增长5.8%。凭借生动、形象的呈现形式,短视频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价值越来越被认可,逐渐成为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基础功能。 网络新闻领域 短视频改变新闻叙事方式,扩宽新闻报道渠道,创新新闻传播方式。疫情期间,微博用户累计上传了225万条疫情相关视频,播放量超过842亿次。 电商领域 短视频通过激发用户需求提升商品转化效率,已成为主流电商平台的标准配置。 与此同时,短视频企业积极探索助农新模式,通过内容支持、流量倾斜、营销助力、品牌赋能等手段展开助农行动,为农户解决生产和经营难题,助力乡村经济发展。 9 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,持续提升国家现代化治理能力 截至2020年6月,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7.73亿,较2020年3月增长7889万,占网民总数的82.2%。我国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,日趋成为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驱动力。 制度层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出台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(草案)》公布,有望填补数据安全领域政策和法律的空白,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法治建设奠定基础,同时也为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,规范网络空间不同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。 机制层面 疫情冲击下围绕政府、平台、社会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正在加速形成,网格化治理等治理模式推陈出新,推动数字治理的精度、准度和效度不断提升,朝着更加开放包容的趋势发展。 服务层面 在线政务服务日趋成熟,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凸显,“横到边、纵到底”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。 原标题:《中国网民达9.4亿!第46次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发布》 转摘:西安发布 百家号 上一篇网络优化对电商的重要性
下一篇天津百度优化的7个技巧
文章分类:
公司新闻
|